本网讯(通讯员 耿胡锐)寒假之际,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开启了他们极具意义的实践之旅。他们有的以红色矿业与绿色发展为主题,深入走访工业遗址,去追溯红色矿业往昔为国家革命和建设所建立的卓越功勋;有的则以协助基层工作、服务居民需求的方式,用切实的行动去履行青年的责任,为社区发展增添青春的力量。为响应“返家乡”的号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有这样两位研究生也踏上了旅途。
黄石之旅:见证矿山变革之路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付苑博同学走进黄石国家矿山主题公园,深入探寻中国矿业发展历程及其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黄石国家矿山主题公园作为一座集科普教育、文化展示与历史记忆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生动展现了中国矿产资源的丰富性与矿山工业的辉煌历程。在实践活动中,付苑博同学参观了解到,黄石矿山不仅是黄金、铜、铁等战略资源的开采基地,更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支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的矿产资源为革命军提供了大量黄金与贵金属,有力保障了军费需求与宣传活动的开展。尤其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黄石矿山的资源与技术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推进革命事业注入了坚实力量。


矿业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体现在经济支持、技术积累与思想觉醒三方面。矿工们在艰苦条件下提炼出的财富成为革命战争的重要财政来源,而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矿山工作推动了工人群体的思想进步,培养了一批具有革命意识的劳动者,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通过镜头记录下矿山的壮丽景观与历史印记,一幅幅画面生动展现了红色矿业的厚重底蕴与绿色转型的蓬勃生机。这场跨越时空的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思考与行动。付苑博同学感叹道:“黄石矿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工人们的奉献与牺牲,他们的奋斗为革命胜利和现代化建设铺就了道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肩负起推动绿色发展,展现武汉工程大学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步入新时代,黄石矿山积极拥抱现代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科学管理推动绿色矿业发展。面对资源枯竭、环境保护等挑战,当地以高品位矿石开发、可持续技术应用为抓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这一转型不仅为矿业现代化提供了示范,也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贵州之行:服务家乡温暖之行
同样来自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周璇同学奔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民建社区,开展以“家乡社区志愿服务”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周璇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多项重点工作。在街道政策宣讲会议中,他承担了会议筹备、现场布置及居民信息登记等任务,确保会议顺利召开。通过面对面答疑,团队向居民普及社保政策、医疗保障等民生热点,帮助居民明晰社区服务方向,增强对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春节返乡高峰,周璇同学还协助社区开展返乡人员信息统计工作,详细记录返乡人员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及老年人需求,为社区安全巡查、健康检查等提供数据支撑。此外,他投身养老保险与社保信息录入、核验工作,通过电话沟通与入户走访,逐一核实信息,确保居民权益精准落实。

周璇表示:“社区的和谐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为家乡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民建社区负责人对团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为社区工作增添了新思路、新活力。
通过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我们见证了矿业学院的研究生们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服务社会。他们不仅体现出青年一代的责任感,更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让我们汲取他们奋进的力量,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像他们一样勇敢地迈出步伐,积极探索,以更大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去践行我们的使命,去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