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唐远、傅苗)“五秩耕耘传薪火,砥砺奋进创一流”。值武汉工程大学五十华诞校庆学术活动周之际,应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兴发矿业学院、校庆办、科发院和研究生院邀请,11月21日晚间,安徽理工大学闵凡飞教授在线作了题为“黏土矿物颗粒表面水化活性位点靶向掩蔽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何东升教授主持,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及相关学院近百名师生线上线下聆听了报告。
闵教授从“我国矿山废水处理存在的现实生产问题”出发,引出了“矿物颗粒表面水化膜特性直接影响矿山废水处理”这一关键问题。由于黏土矿物颗粒表面的强亲水特性,如何有效地调控颗粒界面水化特性具有很大的挑战。闵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黏土矿物表面水化特性研究方法及水化掩蔽机理,尤其展示了分子模拟方法在矿物水化理论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紧接着,闵教授基于矿物表面活性位点的特性,为我们分享了基于“药剂基团优选”到“新型疏水缔合CPAM设计与合成”的研究过程,并介绍了所研发的新型药剂在煤矿企业应用取得的良好脱水、沉降效果。最后,闵教授也总结了课题组多年以来的研究工作,并对矿物浮选及矿物颗粒水化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此次报告中,会议室座无虚席,师生们兴趣浓厚。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针对黏土矿物胶体表面化学相关问题与闵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闵教授详细解答了“水化膜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颗粒表面水化活性位点的定量研究方法类型”等问题。此次讲座,不仅让在场师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拓展了思维,还对学科发展和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何东升教授总结了此次报告,并对闵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报告人简介:
闵凡飞,安徽淮北人,1969年9月生,矿物加工工程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材料导报》、《洁净煤技术》、《选煤技术》等期刊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973课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重大项目3项。发表SCI/EI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能源局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教学研究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国煤炭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