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达,男,199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21年5月参加工作,现为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入职短短数年,他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与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先后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楚天英才计划”,全国高校石油矿业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及自然资源部深地重大专项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项,授权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矿物加工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武汉工程大学百佳导师等奖项。
一、教育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耕一线育英才
郭文达老师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使命,全身心扎根教学一线,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与满腔的育人热忱,为学生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郭文达老师承担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分离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CAD》、《资源加工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练就过硬的实操能力。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他主讲的《资源分离与提纯科学》课程,聚焦学科前沿动态,引导研究生突破思维局限,逐步培养独立科研的能力。卓越的教学成效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近两次本科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中,他的成绩分别位列全校第13名、第8名,均居全校前1%,这一突出成绩的背后,是他对教学细节的极致追求,更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回应。
在学生成长指导上,郭文达老师更是倾尽全力。作为本科生导师,他积极搭建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成功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1项;在学科竞赛方面,他耐心辅导、助力本科学生收获 2023 年全国矿物加工作品大赛三等奖,以及校级各类竞赛奖项 10 项,让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在他的悉心培育下,多名本科生顺利考入重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其中最高考研分数达 432 分。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他结合行业趋势与学生特长提供精准指导,帮助学生成功入职兴发集团、格林美、大冶有色等国有及上市企业。研究生培养方面,他注重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的双重塑造,在他的指导下,2名研究生分别获 2024 年和2025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与付出,也让他收获了学校与学院的认可,先后荣获武汉工程大学百佳导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二、科学研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勇攀行业新高峰
在科研领域,郭文达老师始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紧盯学科前沿方向,紧密围绕矿业学院特色优势领域-磷矿选矿以及稀土和石英等战略矿产开发利用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郭文达老师不仅是池汝安教授国家杰青团队重要成员,也是张臻悦教授国家优青团队和省创新群体核心成员。依托高水平团队资源优势,不断突破自我,提升科研视野,他是学院自创立以来首位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楚天英才计划”的青年教师。
四年来,郭文达老师的科研能力备受认可: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和自然资源部深地重大专项子课题,以及国重开放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技术开发等各类横纵向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为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支撑,更推动了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的创新突破。他积极活跃于行业学术交流舞台,每年参加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报告 3 次以上,凭借深厚的学术见解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形象。凭借这些突出成果,他先后荣获中国矿物加工大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全国高校石油矿业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重要学术奖项,为学校和学院在矿业领域赢得了声誉。


三、学院人才培养:润育成长沃土,助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
郭文达老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近年来,学院精准引进包括郭文达老师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了鲜活活力。学院党委始终将青年教师培养列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结合每位青年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方向与职业规划,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学院充分传承“传、帮、带” 的优良传统,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作为指导老师,在教学方法创新、项目申报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老教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多年积累的教学科研经验,为青年教师搭建起快速成长的“阶梯”。在这套完善的培养机制与优良传统支撑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成效显著。引进的青年教师中,80% 以上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 以上入选湖北省青拔、湖北省百人、楚天英才等省级人才计划。这些成绩不仅印证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成功,更标志着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与前沿科技创新领域迈上了正确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