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刘明霞)11月30日上午,应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兴发矿业学院)、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孙伟教授在武昌校区领创大楼国际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关于浮选过程基础研究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池汝安教授主持,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先福教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兴发矿业学院)矿物加工工程及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全体教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孙伟教授结合自己过去亲身的求学与求职经历、以及在矿物加工领域多年的科学研究经历,为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兴发矿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做了这次学术报告。孙伟教授从矿物浮选体系里面所涉及的颗粒表面、药剂分子、气泡、流体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矿物加工基础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并针对白钨矿浮选体系面临的难题,从矿物表面性质、常规浮选药剂缺陷、捕收剂分子结构与选择性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探索经历及研究成果,进而延伸到铝土矿、铁矿、磷矿等其他矿物浮选体系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孙教授诙谐幽默,无论是浮选基础研究,还是顶级医学领域药剂分子设计、电池电化学机理,均能以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例来具体介绍,报告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孙伟教授的精彩分享让在场的师生开阔了学术视野,对专业基础研究和理论学习均起到极好的推进作用。
报告结束后,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先福教授、矿物加工教研室李洪强副教授、翁孝卿副教授等都针对自己的实际研究与孙伟教授进行了探讨,孙教授分别就磷矿选矿脱硅、粗粒级浮选装置的设计与选取思路等提出了建议。
专家简介:
孙伟,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121新世纪人才,湖南省531工程人才。中国矿物加工理事会秘书长,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江西省钨产业、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担任《矿冶工程》、《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矿产保护与利用》、《矿冶》等期刊的编委。
主要从事浮选界面化学、浮选组装、浮选药剂、废水处理、固废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科技计划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承担横向课题50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0项,授权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59篇,其中被SCI收录112篇;出版专著4部。研究成果获2019年湖南省创新团队奖,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2016、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5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14项省部级奖励,完成3119万元科技成果转化。